★★★
武統台灣
★
台灣軍隊
VS. 解放軍 ★ 本網站 世界排名 No.1 : 2020~22, 2017~19, 2016, 2015, 2014, 2013, 2010~12 ★ Top rankings since 1998 ★ |
|
home 評台灣
台灣
TW
FB
民族性
旅遊
餐廳
醫療
夜市 buffet
檢察官 警察 貪污 女權
言論自由 外勞
逃逸外勞
死刑 外交
軟實力
隱私權 按摩 嫖妓
國際詐欺
食安 超市
賣場 居住 飛安
幸福
形象
文化
人權 世界人權
司法迫害 轉型正義
司法
迫害 大學
霸凌
販毒
民主自由 新聞 交通 CovID-19 軍隊(武統
台灣)
military
愛情婚姻![]() |
新聞 ■
台灣軍力
■
武統台灣計畫
■
中共會攻台嗎? ■
多久攻佔台灣? ■
台軍vs.解放軍 ■
美軍vs.解放軍
■
美軍會參戰嗎?
■
軍購 ■
人民願意從軍嗎?
■
戰爭空襲怎麼辦? ■
恐懼武統
■
和談
便 | ||||||||||||||||||||||||||||||||||||||||||||||||||||||||||||||||||||||||||||||||||||||||||||
News brief : 嗅到'武統'的血腥味 ~ 外媒蜂擁而至 ◆ axios, 2022-6-28:台灣仍專注於力量投射而非防禦,台需導彈、智能地雷、網絡安全、防空系統等,國防部幾乎全部是軍官,缺乏成熟的國安學術研究組織 ◆ EurAsian Times, 2022-6-27: Politico, Bonnie Glaser: 現役軍人不願意與訓練不足的預備役部隊合作,平民與軍方合作或軍方與平民合作的熱情不高 ◆ Foreign Policy, 2022-6-24: 對美國來說,台灣的重要性不那麼明顯,很少美國人去過或花時間想過它,與中國發生戰爭可能大規模喪失美國人生命和財富; 但若允許中國控制台灣,美國在亞洲的地位將在一夜間崩潰,中國將成為地區霸主 ◆ Hill, 2022-6-23: 美前防長: 中國透過網路和經濟,無須一槍一炮就能產生巨大壓力,從而屈服台灣 ◆ 英國 Express, 2022-6-22: 共軍現在可以輕而易舉地穿過台灣,因為拜登在太平洋僅部署了“10%的海軍”,如果戰爭開始,美國可能無法保衛這個小島 ◆ Forbes, 2022-6-21: 在台灣永久部署一個美國陸軍裝甲旅可能足以阻止“大陸”入侵, 但歐洲數國濱戰的解決方案更具挑戰性 ◆ New York Times, 2022-6-19: 威脅似乎迫在眉睫 (looming) / 問題是台灣能否像烏克蘭於2014年執行最具影響力的軍事改革? 台灣政客有選舉考慮。例如,延長徵兵制可能不很受歡迎 ◆ 中囯 People, 2022-6-21, Global Times, 2022-6-20:日本日經報導美國將 續軍售 打造台灣的“不對稱 戰力”; 但這些武器不是最先進的,大多塵封已久過時,且雙方軍力差距“太大”,不可能形成“不對稱 戰力”,兩棲戰前解放軍將摧毀 魚叉導彈,完全掌握制空權 (因美拒售F-35隱形戰機) ◆ First Post, 2022-6-19: 台灣比烏克蘭更不利的是人口密集城市,幅員小,地理位置近中使武器和彈藥 進口困難,四方成員日澳尤其是印度,都不會願意幫助台灣,五角大廈每一場台灣戰爭模擬,美軍都被擊敗,理論上DF核彈可在 30 分鐘內擊中美國, U. Ill.教授: 無法保證導彈防禦系統能阻止數百萬美國人死亡,St. Andrews教授警告美國航母不要駛近中國水域 ◆ EurAsian Times, 2022-6-19: 台灣緊張局勢再次升溫,華盛頓似乎仍處於計劃和試驗階段,遠未準備好全面戰爭; 其後勤補給遭批為“骯髒秘密” “expeditionary foraging.” ◆ National Interest, 2022-6-16: 解放軍最早可在 2025 年入侵...美台防務關係似乎不是“堅如磐石”,而是在惡化,拜登政府一直否認或推遲出售若干武器系統,且美試圖立法限定台灣可以(和不可以)獲得哪些...台灣的後備軍隊面臨深刻的結構性挑戰,且 台轉離了ODC(強調不對稱戰),反對者認為 ODC 過度依賴美國干預 ◆ 德國DW, 2022-6-15: 北京非常規避風險,他們傾向於使用灰色地帶戰術,未來會越來越多
◆ HK FreePress, 2022-6-18: 軍事正面交鋒,台灣沒有任何機會,台灣最大的優勢是地理,北京讓台北屈服有其他選擇——封鎖台海、吞併離島,使軍事和網路系統失能 ◆ BBC, 2022-6-14: 美國不願捲入代價高昂的亞洲軍事衝突... 但堅持立場...中囯可能加強“灰色地帶作戰”◆ 英國Express, 2022-6-13: 中囯與美國就台灣問題激烈爭吵後發出核威脅。隨著俄烏戰將注意力從中國轉移開,現在人們越來越擔心中囯可能會入侵台灣 ◆ New York Times, 2022-6-13: 美國稱信守一中政策, acknowledges但不endorse北京對台主張,北京劍拔弩張 警告若台灣向獨立邁出決定性一步,將不惜一戰 ◆ 法國AFP, France 24, 2022-6-10: 北京稱,如果台灣獨立,將毫不猶豫不惜一切代價發動戰爭; 這是美中超強最新一次交火,近數月來,台海緊張局勢加劇。日本首相嚴厲警告:“今天的烏克蘭可能明天就是東亞” ◆ N.Y. Times, 2022-6-10: 美國擔心,中國可能願意在未來幾年因台灣開戰。英國智庫: 中短期內,台灣衝突更有可能是偶然發生的; 北京對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存在越來越不耐煩 ◆ Politico, 2022-6-7: 俄烏戰突顯出台海戰爭事態,世界各地的國防部長參與的亞洲最高安全會議上將籠罩烏雲 ◆ 英國Express, 2022-6-1: 俄羅斯正在贏得烏克蘭戰爭,台灣是下一個,死傷將更慘重 ☉ 全文
◆
19fortyfive,
2022-6-6:
拜登政府的短視正在錯失加強台灣及印太抗中的關鍵機會。仍有太多人認為台北會刺激北京造成麻煩,是我們不必要的負擔。然而美應將台灣融入聯盟中,那
是真正的“綜合防禦”◆
National
Interest,
2022-6-5:
McKinney and Harris主張"威脅摧毀台積電
"來阻止共軍入侵,
但那對台損害更大
◆
CNN,
2022-6-1:中共有實力拿下台灣,但北京及台灣將付出極其血腥的代價,平民大屠殺的情況可能比諾曼第登陸更糟,共軍可能效仿美國入侵伊拉克採取的“"shock
and awe"震撼大轟炸
◆
National
Interest,
2022-5-29:
台灣對美國的戰略意義不再比烏克蘭高,美國的承諾應該重新評估並縮減
◆
L.A. Times,
2022-5-29:
為了威懾中共,拜登需要安撫中共
─ 不會暗中鼓勵台獨
◆
New York Times,
2022-5-27:
2018 年美國國會授權的一項評估警告:
美國可能在台灣戰爭中面臨“決定性的軍事失敗”,理由是共軍先進軍力和美國後勤困難...許多人會為拜登挺身支持台灣而喝彩,但他可能會使該島處於更大的危險之中,而美國可能無法出手相救
◆
NY Times,
2022-5-24:
美國試圖在威懾和挑釁間走一條細索,可能促使中國主席習近平下令襲擊台灣
◆
法國France24,
2022-5-23:
估計,到 2025 年北京力能對台成功發動攻擊
◆
BBC,
2022-5-23:
一些西方專家預測,台灣最多只能減緩共軍的進攻,試圖阻止兩棲部隊登陸,並在等待外界幫助的同時發動游擊戰
☉ 全文
◆ 台灣Taipei Times, 2022-5-23: 拜登政府對台灣不對稱備戰要求嚴格的唯一方法是伴隨著安全保證。如果美軍遲早會來,台灣的任何犧牲都不會白費。 但安全保證不會來到 ◆ Foreign Affairs, 2022-5-20: 美國如不抓住時機加強威懾中共,一兩年後,可能已經太晚了 ◆ Politico, 2022-5-19:Deadly serious!美國敦促台灣 以烏克蘭方式應戰共軍——刺針、標槍導彈和民兵(所有役齡男女); 烏克蘭雖然阻礙了俄軍,代價是成千上萬的生命和數百萬人流離失所。你告訴台灣,"這是給你的藍圖",那很難讓台灣人消受 ◆ The Diplomat, 2022-5-17:複製烏克蘭的國土防禦部隊可能讓台灣倖存於武統戰,但改革可能因政府缺乏政治意願而受阻 ◆ Foreign Affairs, 2022-5-16:中共從俄烏戰學到最重要的事可能是美國不會直接干預核武對手,但現在攻擊台灣可能加劇西方擔憂中俄形成威權軸心從而增加直接干預的可能,台灣的關鍵弱點是武器食品和藥品等補給,也不能排除俄羅斯會提供大量援助或試圖轉移西方的注意力 ☉ 全文
◆
National
Interest,
2022-5-15:
台灣的“護國聖山”給美國帶來負擔,給台灣壯膽,卻無法威懾中共。西方應減少進口台灣半導體,台灣才會認真自衛——採購刺針和標槍而不是坦克與直升機
◆
Modern Diplomacy,
2022-5-16:美國拒絕參戰烏克蘭重申了
9/11 後的戰爭疲勞,美國參與台海戰爭機率仍然渺茫或至少debatable
◆
FoxNews,
2022-5-13:
俄烏戰拖得越久,全球混亂的可能越大。無論是歐洲能源市場、還是北京決定在未來數月對台灣行動 ◆ 英國Week,
2022-5-12: 彭博稱戰爭啟始共軍將以網絡電子戰瞄準金融系統和關鍵基礎設施,以及美國衛星...Forbes指台灣將在灘頭部署千輛坦克"殘酷大決戰" ◆ 英國Express,
2022-5-12:
中共可怕的超級航母2024
年服役引發台灣可能十年內被吞併的擔憂 ◆
CNN,
2022-5-10:
美國情報界認為,中共正積極加強軍力接管台灣,即使面對著美國對台的支持,美國國務院表示,加強台灣自衛戰力是緊迫的任務 ◆
Fox News,
2022-5-10:
中共大致有能力在
2027 年之前拿下台灣島 ◆
Independent,
2022-5-11:中共正努力使共軍有能力有效率的接管台灣且美軍無力干預,從現在到
2030 年台灣存在被入侵的威脅
◆
Newsweek,
2022-5-9:
2月5日共機侵犯了台灣的主權領空,3月初北京發出不久未來佔領台灣的信號 ◆
Reuters,
2022-5-8:CIA局長:
俄烏戰不會削弱習的決心,但影響"如何"以及"何時"做的計算
☉ 全文
◆ Maritime Executive, 2022-4-28: 除非確保速戰速決,共軍可能不那麼急於穿越台灣海峽 ◆ Asia Times, 2022-4-29:美國只是零星地提供了台軍非常有限的相關訓 練。最近,增強的培訓力度 規模仍太小 ◆ SCMP, Yahoo Finance, 2022-4-28: 北京:美國沒有挑戰這一立場 —— 如果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怎能說‘入侵’台灣(invasion) 。布林肯說,美國決心確保台灣擁有一切必要手段以免受任何潛在攻擊(potential aggression) ◆ Global Times, 2022-4-28: 要避免戰爭,美國須停止將台灣視為代理戰場 ◆ 台灣 Taipei Times, 2022-4-25: 普亭在開戰之初沒有使用超低當量核武,習近平大概不會重蹈覆轍。 攻台於數日內快速動員,一開始就 發動最大強度的飛彈、地毯式轟炸和戰略空襲 ◆ 英國 Guardian, 2022-4-24: 認為拖延統一進程會使台灣備戰更充分的中共鷹派更膽大妄為,大陸經濟更無畏制裁,衝突風險可能正在增加 ◆ DefenseOne, 2022-4-24: 台灣不是烏克蘭。它更脆弱,領空更難防禦 ◆ 英國 Economist, 2022-4-23: 當中俄宣稱友誼“無限”時,台灣不寒而慄。無所不在的機動隱蔽導彈的 豪豬“整體防禦”未獲台灣高層完全接受,台應提高軍事預算、軍 訓無分男女, 打造國土防衛部隊 ◆ Bloomberg, 2022-4-22: 歐洲血腥戰爭可能促使北京提早對台使用壓倒性殺傷武力,以免跌入莫斯科優柔寡斷的泥淖 ◆ EurAsian Times, 2022-4-21: Rand兵棋推演一再顯示中国以數千艘民船軍船、無人機和導彈壓倒美台防禦,更糟的是解決方案遭到台灣軍方領導的抵制,他們喜歡在人民面前展示更可靠的安全象徵與豪華平台如F16戰機、M-109 SPH自走砲(如戰車坦克)而非低調軍武如無人機,此外大規模國防改革施行ODC不對稱戰略也可能造成政黨交鋒 ,美專家審查作證時說,他們是由“人際仇恨、原則分歧或官僚惰性驅動的 ◆ National Review (2022-4-22) 聯合國拒絕了台灣參與活動的要求並使用“中國台灣”一詞暗示台灣是大陸的一個地區。...後果是可怕的。一旦中国入侵,其領導層將無法進入澤倫斯基用以求救的全球平台 ◆ 英國 Economist, 2022-4-20:中国從俄烏戰汲取的主要教訓是速度——最好幾天內勝利—可能策略是假藉大規模海軍演習,迅速封鎖該島。中国計畫於2030 年完成1000 多枚核彈頭,台灣被質疑耗資於昂貴系統如攻擊潛艇、M1坦克、阿帕奇和黑鷹直升機及 F-16V,戰時許多高端武器將很快被摧毀或失效; 台灣最大的生存希望——孤軍奮戰的時間越長,越可能贏得同情、欽佩和軍事支持 ☉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