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檢察官 檢察長  ★  妨害名譽 公然侮辱 案例
                                       
★  本網站世界排名 No.1 :  2020~21,  2017~19,  2016,  2015,  2014,  2013,  2010~12    ★  Top rankings since 1998   ★   

  home   評台灣  台灣  TW   FB  民族性  旅遊  餐廳  醫療   夜市  buffet  檢察官  警察  貪污  女權  言論  外勞  雞  死刑  外交  軟實力  隱私  按摩  嫖妓  國際詐欺  食安  超市  賣場  居住  飛安  幸福  形象  文化  人權  世界人權   司法  迫害   大學   霸凌   軍隊(武統)   販毒   民主自由   military  台灣上國際新聞

  Eng version

 

 

華視新聞 7-10-2019: 大多數台灣人不滿檢察官

 

 

★ pic.:  華視新聞 7-10-2019 報導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調查報告:

只有3成2民眾滿意檢察官的犯罪偵查

 

(檢察官是盡力幫告訴人找證據? 還是幫嫌疑犯挑剔告訴人的證據? )
 

 

 

 

 

 

80.9%民眾不相信法官的公正性

 

 

★ pic.:  華視新聞(CTS) 7-10-2019 報導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調查報告:

80.9%民眾不相信法官的公正性

★  <聯合報> 2019年2月26日:據國立中正大學民調
 超過8成民眾不滿意
司法改革成效,
對法官審判公正之信任度下跌至約二成
。

 

 

 

 

 

 

            

 

 

 

pic. : The China Times<中國時報> 、4-12-2019 藍綠是關說共同體 /  陳長文專欄
pic. : UDN <聯合
報> 4-9-2019: 立法院與歷任法律專業三總統應為台灣司法低落負責/ 蕭白雪

 

 

 

 

  

 

 

 

 

 

 

 


pic.:
<自由時報>頭版、3-16-2019: 行政院長: 不滿意司法改革成效  ★ 恐龍法官檢察官應一起退職
★
美國國務院人權報告  USA Country Reports on Human Rights practices,  3-13-2019:  在貪污與政府透明度方面指出,
司法不獨立且執行政治目的調查工作(
justice ministry was insufficiently independent and conducted politically motivated investigations of politicians. )
 

★ <自由時報>頭版, 7-9-2019, The China Times, 7-9-2019: 
司法院民調,  66.2%
民眾不滿意司法改革成效 (22% of them are extremely not satisfied),  56% 不信任法官審判公正 ...

 

 

 

 

本網站群之世界排名 /   test at 3-16-2019

search engines

key-words to search 台灣司法評論 台灣司法迫害 台灣檢察官 Taiwan prosecutors Taiwan judiciary
Bing

No.1

No.1 No.1 No.1 No.1
Yahoo search engine No.1 No.1 No.1 No.2 No.1
Google No.1 No.1 No.1

among top ranks

among top ranks

Yahoo Taiwan

No.1

No.1

No.1

No.1

No.1

           

 

 

 

 

 

 

God of Justice

 

 

pic.:  USA Country Reports on Human Rights practices, 
3-13-2019, 4-20-2018, 3-3-2017

: The justice ministry of Taiwan was insufficiently independent ...

美國: 台灣司法不獨立 司政治任務
 

 

 

justice cartoon

 

 

 

 

pic.: The Liberty Times,
 head-line news, 3-16-2019:
some decisions the justice made
are far from
people's expectations


審判與人民期望有落差
恐龍司法官應下台

 

 

 

 

 ◆  The Liberty Times,  06-19-2016,   UDN, 3-6-2017: Taiwan judicial system has been ruler's political tool, law officers have been controlled by politics
... 
  Taiwan's judiciary still works as a hatchet man for KMT political party.
台灣司法是政治工具與打手, 可恥!

◆《自由時報》, 6-25-2019: 辱警(流氓、奴才)、 咬警都沒事  打擊士氣警心寒 ,除妨公務,
都不起訴或無罪,
申再議遭高檢駁回,報導指出就是因為標準不一、公信力引人質疑, 才被冠上"恐龍法官" ...

 

批評司法 click !

 

 

 

 

 

 

 

 

◆  主流媒體以「臭」嚴厲抨擊 台灣政治的嚴重失格

 

聯合報社論 11-14-2019

/民主設計的良意,如今變成私欲墳場  (https://udn.com/news/story/11321/4163629)

台灣政治最近傳來的氣味,是一陣陣的「私臭」。蔡政府近期把國庫當成民進黨的競選基金...藍綠政黨公布不分區立委提名名單,更是私氣薰天

 

 

 

  案件: 台北著名五星級飯店 廚師對顧客不斷大聲吸鼻子('吸鼻'就像 應擤出的鼻涕卻反吸回去, 也像清朝人吐痰的前置作業, 之沒水準~  是官方語言嗎? ),且施以言語侮辱, 疑政治迫害之一環 ――   娘娘腔(可上溯至楚懷王之寵妾掩鼻 被處決)的『吸鼻幫』地下大串聯 , 卻不敢明目張膽承認(頭子或跑路工歡迎投案, 即公告全球 CourageZu@gmail.com, Taipei PO Box 46-39) ... 詳國際排名第一之評文 political oppression in Taiwan

 

 

 

 

 

 

        

pic. left : "台灣公然侮辱罪" 排名Bing第1 (English version)   "No.1 "crime of public insult in Taiwan" on Bing, 12-21-2020

pic. right: "台灣公然侮辱罪" 排名yahoo第1 (English version)   "No.1 "Taiwan crime of public insult" on Yahoo, 12-21-2020

 

 

台灣高等檢察署檢察長王添盛之處分書(5-21-2019)與台北地方法院檢察官,同犯以下五項嚴重錯誤:

 

◆  一、文件明載,檢察長與檢察官都看到『2位』廚師『在吧檯內』...『無法分辨吸鼻聲』, 但再議狀與告訴狀已明載該DVD video不是關於吸鼻的,吸鼻的是另段DVD video,裡面只有一人在海鮮吧檯內,二大司法官總共看了半年卻連最基本的資料也『張冠李戴』、頭腦混亂,其餘偵查 與判斷豈會正確完備??

 

 

 

 

   

pic.: one, not two

 

pic.: 審查告訴人提出的再議是紙上作業,通常很快就會
回覆決議,但這次檢察長王添盛與檢察官竟耗時近1個月
,結果『瞎
』到指鹿為馬、郢書燕說!

 

檢察長與檢察官處分書都寫『2位』廚師『在吧檯內』,
卻不 察那片DVD video不是關於吸鼻的,
被告吸鼻的DVD只有一人在海鮮吧檯內!

 

檢察長與檢察官若 非能力過低,也極可能是故意犯錯?
 傳遞政治訊息? 自請『申誡
』處分? ... etc

 

 

   


 

◆  二、檢察長與檢察官都說『吵雜』『無法分辨說話之人』,事實是,video內那數段話相當大聲,只要問飯店海鮮部主管(該部僅區區幾名廚師),就應足以分辨何人在鬼叫。台灣 司法沒有<New Scientist>報導的AI技術嗎? 也沒有聲紋辨識技術嗎?  那麼 檢察長與檢察官,可謂『聾』子!!

 

◆  三、檢察長與檢察官對二名目擊證人的警局 白紙黑字證詞『turn a deaf ear』、視而未見,卻 將被告的謊言或遁詞寫入處分書,請問那個被告會自承犯罪?  被告說在與同事講工作流程,可是影音檔明證海鮮吧檯內只有一人。

 

 

◆  四、檢察長強調『公然侮辱』要『粗鄙』、『直接』...,難道司法只辦鄉野之人的一時 脫口之言嗎?   精心設計的侮辱, 動機更邪惡、傷人決心更 堅決 !  挑戰司法之意圖更強烈 !

 

◆  五、檢察長認為『吸鼻』未達『公然侮辱』,顯然與先進國家有別,根據 國際知名字典 Oxford或  Collins dictionary, 『吸鼻子』即表達 "contempt"  ("sniff" express "contempt") , 國際知名 Cambridge字典 明載"contempt"  即是『輕蔑』、 『蔑視』(附檔 - 定義)。國際法學字典關於刑事"contempt" 之 定義,即"tends to publicly depreciate"的行為。

 

  『吸鼻』的語言與法律定義  

 

 

 

 

 

 

 

 

     

 

 

 

 

台灣高等檢察署 檢察長王添盛 之處分書 (brief)

 

 

 

 

 

司法嚴格規定,  告訴人於收到不訴處分書數日內, 必須提出再議,  從大樓管理員收到起算,  當事人知不知道不管, 
然檢察署與台灣高等
檢察署,  可以聯手長考近月, 才作決議處分(May 2019),  內容還錯誤連連

 

 

 

刑 事 再 議  brief

 

再議理由:內容仍有理由錯誤、偵查未盡之處。

 

 

一、為不服 鈞地檢署108年度偵字第XXX4 號被告涉嫌 妨害名譽(公然侮辱或、誹謗罪)乙案, 檢察官所為之不起訴處分,告訴人 已依刑事訴訟法第256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 於法定期間內聲請再議。敬請  惠予呈狀。
 

二、再議理由: 4.23午簽收之鈞署不起訴處分書,有偵查未盡與論斷錯誤之處。本案人證物證俱全,豈可刻意輕縱。
 

 (一) 錯誤 :
     不起訴處分書之三,即理由部分,一開始便指稱勘驗影音光碟(IdroveHimOut.avi)「背景聲吵雜,無法分辨吸鼻聲」,可知檢察官錯讀或未讀刑事告訴狀內之「犯罪事實」明載11:35am與11:54am等被告對告訴人等不斷大聲吸鼻,前述影音檔(IdroveHimOut.avi)錄於12:38am, 內容以語言對話為主。可見檢察官通常案件過多,難以全盤了解案情。
 
 (二) 錯誤 :
    不起訴處分書故意忽略證人證詞,11:35am起被告大聲吸鼻以對者,除告訴人,尚有外國人Linda(全名Desate G. B.),她曾於中正分局當眾警官呈交英文證詞,並按押手指印,文件內使用精確的英文"sniff"、而非一般描述字眼如"harsh wheezy breathing", " breath heavily", 或強烈些但模糊的"make noises"來表達被告之吸鼻行為,清楚的說明了被告不斷大聲吸鼻之攻擊性與侮辱性,證詞必然可信因該外國人不敢冒觸法危險在警局偽證遭致不可知之嚴重後果。此外,告訴人未雨綢繆,二度即時側錄與Linda之閒聊交談,並檢附其一影音檔如附(DVD - 影音證據/1 )為新證據(內容為詢問Linda上次拿蝦蟹時海鮮櫃台的吸鼻行為,告訴人並模仿其吸鼻聲,Linda證實確有其事)。
 
 (三) 偵查未盡:
    不起訴處分書之三,即理由部分,提及另影音檔SeafoodBarAttenderSniffedAtMeRepeatly.avi,因「背景吵雜...無法分辨說話之人等情」,亦屬謊言!?  因為不必高科技測謊、嘈雜中分辨特定聲音的AI (<New Scientist>, nov. '17)、或舊科技的聲紋比對,只須叫飯店 之海鮮部主管即可輕易分辨那區區少數廚師的特定聲音。
 
 (四) 錯誤 :
    檢察官遽下斷言缺乏判斷基礎  ―― 不起訴處分書謂,被告作為乃「或一時無心之過」, 但由證據檔知被告之吸鼻聲響加上開言語從11:35起,約11:54仍持續,告訴人三次到海鮮吧,二次聽他吸鼻、二次聽他侮詞,長時間的「無心」就是「有心」、包藏禍心的故意。 DVD ( 影音證據/3 ) 明證根本無人詢問被告:   "廁所在哪裡?"、"出口在哪裡?",被告卻對告訴人連續大聲囔囔   "廁所在後面!"、"出口在後面!..."云云,如非失心瘋,即別具意圖!   成大法學教授林東茂:  『送人三字經,  佐以雞蛋, 侮辱更堅決  ,刑法反應應該更激烈』,被告是  「吸鼻」加「言語」,侮辱更堅決,怎麼會變成  「一時無心之過」?

 (五) 錯誤 :
    不起訴處分書謂被告與告訴人「素不相識」,因此「...尚不足以認定被告主觀上有侮辱之意思存在」,此論點更屬荒謬,「素不相識」者犯罪,在台灣與全球如過江之鯽駕肩接武,  何況成功大學論文討論侮辱故意時認為不須強調意圖: 意圖犯的規範模式, 最主要目地在於區分不法行為, 然而,『侮辱』的意義, 就能彰顯行為人對於法益的攻擊意思, 實在無須再強加要件(意圖)、 混淆判斷...。

 (六)  偵查未盡&錯誤 :
    不起訴處分書之三,認為由影音檔SeafoodBarAttenderSniffedAtMeRepeatly.avi看,「被告有無吸鼻聲響,不無疑問」,顯有偵查未盡之處。
    1. 由DVD之新證據 - 影音證據/2 ,可見當時被告身邊並無其他同事(遑論談論"工作流程")。
    2. 由DVD之新證據 - "犯案地點"資料夾之圖檔"海鮮吧台寬度",可見海鮮吧檯頗窄。由DVD之新證據 - 影音證據/3,也可見檯面共四面金屬牌子,左而右為"淡菜"、"青花蟹"、"三點蟹"與另一不知名海鮮,由DVD影音畫面或附檔"犯案地點"資料夾之截圖檔"告訴人佔據整個吧台",可見告訴人左手前為第三面金屬牌子"三點蟹",因此主身軀已佔據整個吧檯,左側拿取醬料之女子早已離去。
    3. 由DVD之新證據 - "犯案地點"資料夾之圖檔"2 queues",可見海鮮吧排隊是由左而右,如有其他用餐客人欲拿取海鮮,將出現在告訴人左側,但並沒有。
    4. 再由DVD之新證據 - 影音證據/
3,也可見 告訴人右側之沙拉吧檯與排隊(由右而左)客人距離告訴人與被告尚有段距離。
    5. 由DVD - 影音證據/
3,可聽到吸鼻聲是一直持續至告訴人轉身離開。
    綜合上開證據可知,一直出現在海鮮吧的有三,吸鼻聲、被告、告訴人,所以吸鼻聲不是被告、就是告訴人所發出,那麼,為什麼不是告訴人呢?
     (1) 由DVD之
"證人"資料夾之附檔,證人證明11:35起被告就一直大聲對告訴人吸鼻子發出聲響。
     (2) 告訴人早於1994年起就在聯合報系民生報發表批評行政院長副總統以及主要政府單位的作品,直到近年如2016年1月假聯合報發表評文,"評論台灣"的網頁也已連續多年在US Google, Bing, Yahoo, 歐洲MetaGER.de ...排名第一,皆白紙黑字、直言不諱,告訴人最不屑拐彎抹角語多微隱,吸鼻子就是這種娘娘腔。告訴人從不為之。

 

 

 

  (七)  偵查未盡&錯誤 :
    不起訴處分書謂,吸鼻聲響與上開言語,難認具有減低貶損聽話者社會人格評價意義,或已達侮辱而貶損他人評價程度。
    然而,此觀念不合社會通念,也不符國際通念。
 

     1. 不斷大聲吸鼻
       (1)  吸鼻 =  輕蔑 = 侮辱
       根據廖正豪教授(2011年6月)等論文關於侮辱之定義: 『對於他人輕蔑』(廖正豪)、『詈罵嘲弄或其他輕蔑他人人格之行動』(韓忠謨)、『其他輕蔑人之行為』  (呂有文)、『對他人為有害於感情名譽之輕蔑表示』  (甘添貴)等等。
      再根據 國際知名字典 Oxford或  Collins dictionary, 『吸鼻子』即表達 "contempt"  ("sniff" express "contempt") , 國際知名 Cambridge字典 明載"contempt"  即是『輕蔑』、 『蔑視』(附檔 - 定義)。國際法學字典關於刑事"contempt" 之 定義,即"tends to publicly depreciate"的行為。
     台法院判決亦同,『侮辱』係指『輕蔑』讓人難堪,苗栗91年易564號判決、台灣高院88年上易1043號、89年上易 154號判決等均持相同看法。 請設想『馬習會』時馬不斷對著習大聲吸鼻子,持續半小時或二分鐘,將會如何?
 
       (2) 吸鼻 =  嘲弄侮辱
       侮辱, 其方法並無限制,言語、文字、圖畫、 舉動或他法, 使人難堪之嘲弄亦無不可;   司法院院字第2179號解釋明揭,是所謂表示足以貶損他人評價意思之侮辱行為,自不限於以言詞為之,茍以侮辱之意思舉起中指、或對人嗤之以鼻嘲弄,縱未有任何謾罵,仍屬公然侮辱之行為。  
       (3) 不斷吸鼻子表示厭惡你臭, 睽諸法院判決,僅以『臭』 一字相向,即足以貶損社會評價,屬於公然侮辱,比方,北檢106年1116號起訴書之『臭查某』(告訴狀附檔) , 不斷吸鼻子 亦含有取笑,依知名大學論文,取笑為最嚴重侮辱。
   
       (4) 不斷大聲吸鼻顯係故意為之, 美國紐約時報與Forbes等媒體,為美國一般(尚非五星級飯店)餐廳所訂之服務準則,連服務生稱讚他桌客人服裝也算『侮辱』, 遑論當客人之面不斷吸鼻,飯店為美國品牌五星級飯店, 素享國際聲譽,除非服務生主觀犯意,豈會發生 遠遜於美國一般餐廳 之行徑,損害品牌形象與brand personality如此,再看BBC介紹全球大小餐廳,連撮爾小國安曼的餐廳亦 一絲不苟,只有上海某街邊排隊小吃老闆虛榮擺擺高姿態而已尚遠不及侮辱,告訴人周遊列國日韓新美歐港澳大陸多省小店與4、5星飯店, 從未曾遇過如此行徑,究竟海峽二岸誰是禮儀之邦?  檢察官如認為被告作為沒什麼並非故意,即認同台灣國民素質落後、 觀光旅遊品質低落。
 

媒體

餐廳守則

New York Times,
 10-29-2009

rules for restaurants

 

◆ ... gracefully, the less noise the better

◆ ... Do not compliment a guest's attire or hairdo or makeup, you're insulting someone else

◆ ... Don't gossip  ... within earshot of guests

◆ ... Don't have a personal conversation with another server within earshot of customers

Forbes, 9-3-2012

rules for restaurants

 

 

◆... serve customers not annoy them

 

 

 

New York Times,
 10-29-2009

rules for restaurants

 

◆... Never bring a check until someone asks for it, then give it to the person who asked for it

Forbes, 9-3-2012

rules for restaurants

 

 

◆... serve customers not annoy them

◆... it's a matter of being attentive and looking for signals

◆ ... when you bring the check, either wait a moment from a little distance... or come back right away

 

 

 

 

       (5)   不斷乾吸鼻,明顯係惡意為之,因流鼻水為因、吸鼻為果,乾吸鼻則不知何以?    餐飲行業特別重視員工 身體狀態,  被告如 肺鼻腔病況嚴重 ,飯店豈會不允請假? 置眾客人於危險?  如不嚴重豈 會不斷吸鼻?  即便氣喘發作亦不致若此,檢察官有查閱其就醫記錄嗎 ? 
      
       (6) 動機
     告訴人對台灣餐廳之評論,中英文皆排名US Bing, Google, Yahoo search等等世界第1(告訴狀之附檔),"五星級飯店自助餐"或"五星級飯店吃到飽"中英文也排名國際第1(告訴狀之附件與本狀之附檔)  ,文中對飯店食物之漂白劑超標、重金屬鎘超標(進入人體只有累積永遠無法排出)、獨家報導使用爭議性的巴沙魚   ―   卻不使用一般名稱Basa改為Balsa 甚或姑隱其名 等等批評,雖應不致令美國品牌之飯店違反Civil Rights Act of 1964等美國法律拒絕告訴人 用餐或蒐證,但被告是否因同儕壓力 或其他誘導而犯行 ??   該餐廳員工對告訴人吸鼻另有數起,比方107年4月23日服務員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科系學經歷完整,不致於無知服務守則abc),如非惡意串聯,在國際五星飯店發生之機率應趨零。
 
       (7) 傳統文化
       馬英九讚揚的人權作家柏楊於其代表作玉雕集中明載,"嗚呼! 掩鼻所給人的侮辱大矣哉" ,此乃傳統文化之一,可上朔至楚懷王,他因寵妾當面掩鼻,氣的七竅生煙,立即問斬。不斷大聲吸鼻遠較『掩鼻』更具攻擊性。迄今傳統文化之國人必不在少數,於飯店大廳必多於三人。

 

 

 

    2. 侮辱言語

 

     被告顯非神經質之喃喃自語、亦非被告所謊稱與同仁討論工作流程(因身邊無人, 詳DVD),當然也不是學術論文所述之除罪情況 ―― 口頭禪慣用語、抑或過失言行致他人受窘(e.g., 疏忽誤踏鄰座淑女長裙使之脫落)。以上皆非即是侮辱故意。
 
       (1) 論文指出發言內容應比對語意、 發言時的環境情狀,以明其實之真意。 由新證據DVD(防微杜漸被告撒謊時使用)知,被告與告訴人之左側無人、右側排隊顧客(在另一吧檯等著取食、而非等著上廁所)尚遠,而且關鍵是當時無任何人詢問被告,被告卻大聲衝著告訴人叫吶:   "廁所在後面"、"出口在後面!"、"先生, 出口在後面 !!", 其意即『滾』、『滾!』、『滾 !!』 。 依桃園106年壢簡字227號判決, 『你滾』、『立刻滾』、『他媽的』三句(ps:『他媽的』常視為口頭禪,因此『滾』才是判罪重點),依社會通念已足以損及社會人格、並使人難堪不快 ,  另板橋94年簡上22字號刑事判決: 『滾出社區』表示負面評價,『此不法評價輕蔑告訴人,使其地位名望受損,自該當刑法上之侮辱,復無疑義』。

       (2)   被告連續輕蔑侮言 『廁所在後面!  出口在後面 !!』 所為何來?   要告訴人『滾 !!』, 只須叫喊 『出口在後面!』 , 那麼『廁所在後面!!』其真意為何??  豈非要告訴人暫停吃飯、去吃屎呢?  且『後面』 『出口』是否暗指肛門之穢語? 或利用廁所之『臭』或『waste』等特質侮辱告訴人, 又海鮮吧的『後面』 『出口』, 正通向用餐客人之廁所,  睽諸法院判決,凡『吃屎』之類皆屬妨害名譽罪責, 比方,台北士林104審簡471判決: "...以足以貶損人格之『你吃大便』乙詞..." 。  意圖逃罪,毒藥裹糖衣還是毒藥、粗俗或滑頭侮辱都是侮辱!


 
  (八) 偵查未盡:  吸鼻以對 非單一個案,疑似串聯犯罪, 檢察官有查察另五星飯店cafe (e.g., 4-23-2019 lunch)或其他? 否則日後案情擴大, 恐傷辦案之明。

 

  (九)   犯罪事實 :
  
   (1)  約11:35am :  在海鮮吧檯前拿取蝦蟹時,被告對著告訴人與Linda等二人,不斷乾吸鼻發出聲響(附檔 - 證人) 。

     (2) 約11:54am :  蒐證影像(附檔DVD - 影音證據/ ) 之對應回答如下:

  告   訴   人  站 在 海 鮮 吧 前 拿 取 蝦 蟹  時

1

被         告:

  至少於右述時間對著告訴人吸鼻子發出聲響 : 11:54:45(1聲), 11:54:48(1聲),11:54:49(2聲),11:54:51(3聲),11:54:53(1~2聲),...
2

 

告   訴   人:

 

   11:54:54: 告訴人不再忍受, 對被告說: "嗳 ~ 這裡『交通』會不會很混亂? " (指鼻子呼吸)
3

被         告:

    

   11:54:57: (模糊小聲)

 

4

被         告:

  11:55: "廁所在後面"、"出口在後面!"、(此時再度吸鼻發出聲響)   "先生, 出口在後面 !!"(更大聲)
5

告   訴   人:

    呃 ~
(錄影機為小的腕錶,實際聲音更大)
 

  (十) 公然

   飯店之中庭 大廳為主要用餐區與取餐區, 且該區除大門入口,尚有側門, 與海鮮吧後面通向廁所之側門,不特定人得任意出入, 是以犯罪現場為公然場所◦ 

 

  (十一)  名譽

    告訴人擁歐洲記者證10年以上,筆觸所及, 公正公開,大多排名歐美台灣 網路第1或前茅,不僅評論台灣之方方面面,也包括國際事務,比方,2017年中批評Facebook之言論自由,旋於US Bing, Google, Yahoo search等中英文皆排名第1或前茅,與紐約時報評文相當 名次, 時至呈告訴狀日前(11-1-2018),事隔約一年半仍在美國Yahoo, Bing, 歐洲MetaGER,台灣Google排名第1,依據2018年國際媒體與台灣蘋果日報 之翻譯報導,網路排名先後所根據之指標,之一就是『名譽』◦  因此,本案被告所妨害者, 非但是告訴人之國際名譽(『社會名譽』)耳 ,亦為個人精神心理人性尊嚴困窘尷尬受害之『普遍性名譽』或『感情名譽』! 

 

  


香港新版國安法:  "People suspected of breaking the law can be 
wire-tapped and put under surveillance" (嫌疑犯法者可被監視) ;
 台灣大概早已執行如此或更為黯黑的專制 !  下圖為約60年前美國FBI到處跟蹤黑幫甚至到餐廳監視, 結果輸了官司還上大報頭條 (courtesy US TV) 
台灣是不是至少落後60+年呢??
 

 

 

 

 

 

5 star hotel restaurant
pic.: a "VIP" seat in Taiwan's 5 star hotel restaurant - this modifies the author Zola Zu's cartoon in the China Times about 25 years ago

 

 

 

   

 

pic. left :  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與台北地方法院判決: 

侮辱人『臭』有罪!

 

但本案在你面前不斷大聲吸鼻子卻無罪...

 

高檢檢察長強調『公然侮辱』要『粗鄙』、『直接』...

 

難道司法只辦鄉野之人脫口而出的粗話嗎? 

 

精心設計的侮辱, 動機更邪惡、傷人決心更強烈、挑戰司法之意圖昭然若揭

 

 

 

 

 

 

 

 

 

PS: 一美麗島律師曾說   除非members only 會員制餐廳   否則不可拒絕客人
 

     

       

   

 

近年來美國國務院、台灣 的藍綠雙方媒體都一再痛批司法與檢察官成為政治工具,  檢察官自己也承認辦案不獨立, 台灣監察院曾警告彈劾檢察官濫用自由心證 。換言之, 台灣許多檢察官缺乏職業道德與人格, 風吹兩邊倒;  因此, 偵結案件宜公開雙方攻防、以供各界嚴格檢視及批評。充當政治工具或故意犯錯之檢察官不應輕縱, 以儆效尤。

 

發言方

評述

 報導媒體 與 研究機構

美國國務院 the justice ministry was insufficiently independent  ... (司法不獨立  且執行政治目的偵查)  USA Country Reports on Human Rights practices,  3-13-2019, 4-20-2018, 3-3-2017
國民黨 (泛藍) 檢察官辦案之獨立性, 至今仍不時遭受質疑;  檢察官也該守法.......勿淪為政黨工具 !  UDN, 10-23-2018 聯合報, 12-14-2017  社評
民進黨 (泛綠) 行政院長指出司法改革未有明顯進展 招來民怨;  "司法仍在當國民黨打手"; 台灣的司法被獨裁者做為統治工具,司法官受政治控制  自由時報 頭版、中國時報 頭版, 12-8-2018, 自由時報 06-19-2016,   UDN, 3-6-2017
檢察官 檢察一體長官常指導辦案...「他比我大 我能說甚麼」 聯合報,  06-18-2016,  首頁新聞

 

 

 

 

 

 

 

 

pic. 本網站群 "司法迫害"  排名   
Yahoo search engine 第1 , test at 3-12-2019
 

 

 

 

         

pic. 本網站群 "司法迫害"  排名   
Bing, Yahoo Taiwan 第1 , tests at 3-12-2019
 

 

 

pic. 本網站群 "台灣 司法迫害"  排名   
Bing第1 , test 3-12-2019
 

 

 

 

 

 

 

 

 

 

 

 

 

 

          

     

 

 

pic. 本網站群 "台灣 司法迫害"  排名   
Google, Bing, Yahoo, Yahoo (TW) 第1 , tests at Feb. 26, 2019
 

 

 

 

 

 media
comments

 

 

★ 國內外司法評論 摘要

Int'l & local Institutions

國內外評論

美國國務院人權報告  USA Country Reports on Human Rights practices,  2019年3月13日 在貪污與政府透明度方面指出,司法不獨立且執行政治目的調查工作( justice ministry was insufficiently independent and conducted politically motivated investigations of politicians. )。
<自由時報>頭版、3-16-2019 行政院長:不滿意司法改革成效
<蘋果日報> 社論, 4-4-2019 民眾對司法更失去信心
<聯合報> 4-9-2019 聯合筆記 立委關說司法人事與案件... 改革者不公正敢言...歷三任總統無愧乎 (brief 蕭白雪)
蔡英文總統, 中華民國法官協會 ( 蘋果日報, 自由時報, 11-30-2016; 聯合報  2-27-2018  UDN 聯合筆記 ) 中華民國法官協會批總統蔡英文「無疑向世界宣判台灣司法死刑」!因蔡英文於「司法國是會議」(11-25-2016)期許司法不要「有錢判生,無錢判死」,就職典禮 (5-20-2016)指「司法無法親近人民、不被人民信任」...
<聯合報> 2-26-2019 國立中正大學民調: 超過8成民眾不滿意司改成效, 對法官審判公正之信任度下跌至約二成
<自由時報>頭版、<中國時報>頭版, 12-8-2018, 行政院長: 司法改革未有明顯進展 招來民怨(為大選落敗原因之一)
美國國務院人權報告  USA Country Reports on Human Rights practices,  4-20-2018 司法不獨立 難以公正。
  台北市市長柯文哲 ( 聯合報 United Daily 2-27-2018 聯合筆記) "監獄是關沒有辦法的人"
   <聯合報>, 2018年10月31日  法務部帶頭違法。
<聯合報>, 2018年10月23日 檢察官辦案之獨立性, 至今仍不時遭受質疑。高層捍衛司法獨立的決心仍待檢驗。
  蘋果日報(Apple Daily) 社論, 3-14-2018    <2017台灣社會信任調查> 顯示司法官信任度倒數第二。
 <聯合報>, 2018年2月13日  司法院司改進度報告指出 台灣法官公信度始終偏低。
  民視(FTV), 7-26-2018 法官信任度不到 16%。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s survey  (head-page of the Liberty Times, 2-23-2016)  近8成(76%)民眾認為檢察官不公正,逾84%台灣民眾不信 任法官;  public trust on Taiwan judiciary system keeps falling down in the past 8 years.
 美國國務院人權報告USA Country Reports on Human Rights practices,   2017年3月3日  台灣司法不夠獨立 justice ministry was insufficiently independent and conducted politically motivated investigations of politicians.   
美國國務院人權報告USA Country Reports on Human Rights practices, 6-26-2015, 2-27-2014 (US state dept.): 貪污與政治審判(政治影響司法),問題仍舊存在,學者與評論公開質疑檢察官 與 法官的公正。Taiwan's judicial system suffered from some corruption.  Although authorities made efforts to eliminate corruption and diminish political influence in the judiciary, some residual problems remained...  the impartiality of judges and prosecutors involved in high-profile and politically sensitive cases had been questioned.
 
聯合報,  06-18-2016,   Head page news 檢察一體長官常指導辦案,無法發揮,「他比我大 我能說甚麼」...
The deputy dean of Law School,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聯合報The United Daily,   12-25-2015)  政大法學院副院長: 判決標準不一,是造成人民不信任司法的原因。中國時報 (12-14-2015): 前大法官城仲模: 人民多數對司法不信任。
聯合報,  02-27-2017 , 陳長文/法學教授 呼籲開放判決不同意見書制度。 /〈司改 全面公開判決不同意見〉&〈如何提升司法公信力〉
聯合報,  08-24-2016 ,  Editorial 台灣的政治文化一向以挑戰法制、超越法律為能事,... 我們的立法和司法部門從不以此為恥,也無意重懲遏止,卻屢擒屢縱(詐騙集團行遍天下)
自由時報, 06-19-2016 司法體系摻雜中國傳統「官」的概念,...淪為獨裁者整肅異己、衛護政權的工具。
USA Country Reports on Human Rights practices, April  13, 2016 (US state dept.) the impartiality of judges and prosecutors involved in high-profile and politically sensitive cases have been publicly questioning
聯合報The United Daily,  7-6-2016   Law professor Huang  黃東熊, National Chung-Hsin University, Law School (中興大學)  建立淘汰不適任法官、檢察官的制度,殊為司法改革燃眉之急要務。
自由時報, 2017年3月8日,  "自由談": ... 司法界比起政治界官官相護尤其嚴重...
自由時報, 02-28-2017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081808 所有改革中,「人民對司法改革有最高的期待」
自由時報, 02-28-2017 <自由廣場> http://wenichin.blogspot.tw/ 台灣最可怕也最嚴重的是司法的深層結構。審判機關淪為黨國的奴婢,這個現象已到積重難返、病入膏肓的地步。...如果不能像德國一樣全數驅逐納粹法官、檢察官,陪審團制絕對是另一種也是唯一且較好的選擇。

 

 

 

 top rankings

 

 

 

 "台灣 司法迫害"  英文版排名 第1,   till Jun. 2019
 

 

 

pic. : The sites-group was ranked No.1 by "Taiwan judicial persecutions"
on Google, 6-8-2019

 

 

 

pic. The websites group's "Taiwan judicial persecutions"
was ranked No.1 on  Baidu of China, 8-3-2019 

 

 

 

 

 

pic. : The sites-group was ranked No.1 by "Taiwan judicial persecutions"
on US Bing, 3-13-2019

 


 

pic. : The sites-group was ranked No.1 by "Taiwan judicial persecutions"
on Euro. MetaGER.de, 3-31-2019, 3-13-2019

pic. : Top 2 "Taiwan judicial persecutions" on Euro. MetaGER.de, 3-13-2019

 

 

 

pic. The websites group's "Taiwan judicial persecutions"
was ranked No.1 on  Yandex of Russia, 4-1-2019 

 

 

 

 

 

 

 

 

 more cases  誰判的?

 

 

 

 

 

                   

 

 

 

 

 

 ★   In Taiwanese mind,  the judiciary is as out-of-date as the ancient animals  ★     

 恐龍司法官:   侵入民宅  驅離犯法

in the US, the victim can gun shoot an unwanted intruder

, but in Taiwan, you will be charged by criminal laws if pushing the intruder out  by naked hands

 ... see the case in English, the case in Chinese

 

 

 

 

 

 

 

 

 

                   

 

 

 

 

 

★   pic: Taiwanese judge thinks dizzy, sleepy,  disabled elderly (aged about 90) definitely can stand independently during sleeping time,
the care-giver's running away which resulted in the elderly's falling down is not against the laws.  
耄耋老人摔倒活該
 ★  ps: hospital: medicines may cause dizzy...   click to see the case !  the case in Chinese

  

   more probable judicial persecution cases (English version)
 

   更多疑似政治判決  Click to read ! (in Chinese, full version)

 

 

 

 

 

 

 

 

 

 

 

      

 

● Liberty Times (自由時報)

 3-16-2019

headline news:

 

 Taiwan's Prime Minister:

 

out-of-date

judges
should be

eliminated

 

 

恐龍司法官應淘汰

 

 

 

†   

 

 

 

     台灣 檢察官 公然侮辱?        ★  本網站 世界排名 No. 1 :  2017~19,  2016,  2015,  2014, 2013,  2010~12     ★   Top  since 1998   ★   

  home   評台灣  台灣  TW   FB  民族性  旅遊  餐廳  醫療   夜市  buffet  檢察官  警察  貪污  女權  言論自由  外勞  死刑  軟實力  隱私權   按摩  嫖妓  食安   居住   飛安   幸福   形象   文化  人權  世界人權   司法   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