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詐欺  ★  台灣騙未遂    評論
             
   本網站 世界排名 No.1 : 2020~23, 2017~19, 201620152014, 20132010~12        Top  since 1998      


fights for rights

home   評台灣  台灣  OPinion  台灣腦控   賴清德  民族性  旅遊  餐廳  醫療  夜市  buffet  民主自由  外交  愛情  軍隊(武統 台灣)  蔡英文  CovID-19  大學  檢察官  警察  貪污  女權  言論自由  外勞  逃逸外勞  死刑   軟實力  隱私權  按摩  嫖妓  國際詐欺  超市  賣場  轉型正義  網軍  居住  飛安  交通  幸福  人權  世界人權  司法迫害  司法  迫害  販毒  news  FB  食安  形象  文化  消遣副刊   評日本漫畫  評美國設計  評美國漫畫  文創漫畫  評上海世博   評北京奧運   二戰漫畫
 

 美國政府 US State Government  2023 trafficking in persons report /  2023-6-16
越來越多的人口販子強迫台灣人參與由中国經營主要位於柬埔寨以及其他東南亞國家(包括緬甸、老撾、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以及越多其他國家,包括土耳其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United Arab Emirates)的犯罪集團call centers開展的網路詐騙活動。台灣犯罪組織也越來越增加與大陸犯罪集團的合作,針對台灣人進行欺詐性招聘,並強迫他們從事on line工作,包括賭博、互聯網、cryptocurrency, 和電話詐騙,她們若因表現不佳或不服從將受到懲罰,包括身體虐待、扣工資等,並可能將無法達到銷售業績或償還債務的人“轉賣”給其他犯罪網路– 在類似的欺詐計劃、家庭奴役或性交易中強迫工作  state.gov/reports/2023-trafficking-in-persons-report/taiwan/

 

  聯合, 社論 2023-9-4 : 詐騙橫行是民怨之首,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最新報告揭露,近七成國人收過詐騙訊息,但實際數字可能更高。政府不但能力弱化,反而企圖愚民。 udn.com/news/story/7338/7414233?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_v2

 

中時 , editorial , 2023-5-23: 高達2300多萬筆戶政資料、2800萬筆勞保個資外洩,都賣給了詐騙集團,算起來所有台灣人的個資都被賣光光了,政府過去對個資外洩導致詐騙猖獗不聞不問,何況犯了詐騙案只是輕罪,犯罪者都被法院輕判輕放,這更是早已深受國人詬病。   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521002651-262101?chdtv

 

中時 , , 2023-5-29: im.B詐騙集團受害如此神通廣大背後靠山就是綠營權貴連總統府祕書長林佳龍都...  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529004089-262101?chdtv

 

  聯合, 社論 2023-6-25 : 詐騙集團快速演進行政部門光抓詐團小弟,打詐國家隊1.5「根本是國家級詐騙」;金管會、NCC和數位部,就是淪為國家級詐騙的三大戰犯。 udn.com/news/story/7338/7256724?from=udn-catehotnews_ch2

 

中時, 社論, 2023-8-10: 民進黨執政就是一個最大的政治詐騙集團 ,利用欺詐手段,大行五鬼搬運手法 再用巧言掩蓋掏空國庫的事實,掩飾債留子孫的行徑... 截至2022年底,outstanding balance of debt債務未償餘額高達5兆6997億多元. 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810005226-262101?chdtv

 

 中時 , : 2023-5-20: 執政黨立委陳歐珀接受詐騙集團的房、車供養,「國家隊」與賴清德噤聲不語。 還有哪些官員民代也被騙徒供養?據警政署統計,去年詐騙總數為2萬9千件,創6年來新高,詐騙金額直逼70億,顯示國家隊是虛有其名  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520002983-262101?chdtv

 

  聯合, 社論 2023-5-27 : im.B廿五億元吸金詐騙案如滾雪球般膨脹蔓生又傳出綠營高官、司法警察高層與通緝犯同桌把酒言歡,甚至參與「投資」,並在案發後設法先取回款項,民進黨卻將此案淡化為「小惡」,這些年的體制監督形同廢弛,而得意忘形的綠官樂享商人的奉承和供養 udn.com/news/story/7338/7193797?from=udn-catehotnews_ch2

 

 中時 , : 2023-5-5: 台灣詐騙案層出不窮,不可諱言確與警政風紀有關。外界萬萬沒想到原來「內神通外鬼」才是背後的主要黑手。「社會安全網」已證明破功,如今連民眾最基本的個資都保護不了  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505004211-262101?chdtv

 

  聯合, 社論 2023-5-11 : 打詐國家隊拿不出任何成績。而今,台灣的詐騙犯罪已遍布全球,犯案手法惡化至擄人、賣器官,大膽地利用政府施政名義詐財,甚至直接吸收基層派出所所長、銀行行員為其所用udn.com/news/story/7338/7157051?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cate

 

  聯合, 2023-5-6 : 去年,全民因被詐騙而損失的金錢高達七十億元,而詐騙犯平均年齡卻降低到廿八點九歲 udn.com/news/story/7338/7146011?from=udn-catehotnews_ch2

 

  CTV News (中) , 2023-5-8:  北市議員 侯漢廷: 自2020年以來台灣犯罪類型第一名已是詐騙案件, 2018年詐騙案 22021年地檢署收的詐騙案件已達12萬增長6倍 ; 民進黨是在打壓還是助長詐騙集團?  哪有愈打愈多的道理?  已經投下14億打詐騙   現在又要13億你不覺得這個套路跟詐騙集團一模一樣嗎?  ...86% 國人接過詐騙電話; 立委鄭麗文  : 台灣過去這些年來真是詐騙無所不在且推陳新甚至變成非常恐怖的暴力擄人的犯罪集團...  youtube.com/watch?v=9bJZQUY0SCY 庶民大頭家

 

  The China Times (中時) , editorial , 2023-5-8:  詐騙集團的門神 ?  95%債權都是假的「im.B借貸媒合平台」詐騙首腦, 包括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台南市長黃偉哲、立委陳歐珀、劉建國、總統府副祕書長黃重諺、前總統府祕書長陳唐山、前嘉義市長涂醒哲等人,都關係匪淺    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508004424-262101?chdtv

 

  聯合, 2023-4-17 :  打詐國家隊打假球  綠營立委靜默不語,無視民眾權益一再受損 udn.com/news/story/7338/7102339?from=udn-catehotnews_ch2

 

  BBC (UK), 2022-12-5 : 打擊手機詐騙是一場持久戰,而台灣就在前線。 台灣會成為電信詐騙的溫床?  (1)  完美“練習場”。他們在台灣嘗試了一種新的電話騙局,如果在台灣奏效,他們就可以將其擴展到整個亞洲... (2) 另一個原因是台灣是亞洲最大的高科技製造商之一.  news.yahoo.com/taiwans-frontline-battle-against-mobile-000706716.html

 

  Global Times, 2023-2-4 : 近年來,台灣的暴力犯罪和詐騙案件也明顯增多。民進黨當局的無能難辭其咎,但這也顯然與島內整體經濟社會狀況的下滑有關。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also bee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violent crime and fraud in Taiwan.  globaltimes.cn/page/202302/1284807.shtml

 

  聯合, 2022-12-1 : 最近台灣詐騙集團橫行、擄人關押虐囚案層出不窮,...除了讓台灣更難以洗刷自上世紀末以來即被賦予的「詐騙之島」惡名,更成為當今執政的民進黨政府治理無方的鐵證之一  udn.com/news/story/11091/6807992?from=udn_ch2cate6643sub11091_pulldownmenu_v2

 

中時, 2022-8-15  社評:  詐騙國家隊 /   近20年來,台灣人在世界各地成立詐騙機房行騙天下,讓台灣「詐騙之島」的汙名不逕而走,政府透過跨境合作及修法嚴懲仍跟不上科技及手法翻新的腳步,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都有被騙經驗  ... 跨境電信詐騙背後牽涉包括人蛇、黑幫、政府、外交等複雜因素(國人「被騙」赴柬埔寨工作,遭人蛇集團囚禁甚至被販賣器官引發關注)...政府打詐報喜不報憂,讓問題更加棘手 chinatimes.com/opinion/20220814003040-262101?chdtv

 

  聯合, 2023-1-30 :  詐欺罪的法定刑度不高,且不常重判,導致有心人士存著僥倖心態以身試法,詐欺集團的騙術都是老梗,不是騙人投資,就是設下感情陷阱,私人銀行審核開戶條件放寬鬆,造成更有可乘之機  udn.com/news/story/11091/6936312?from=udn_ch2cate6643sub11091_pulldownmenu_v2

 

  聯合報, 2022-11-8:  詐騙集團在線上支付、毒品共伴的推波助瀾下,甚至已經擴散到了校園,政府不能再粉飾太平 udn.com/news/story/7339/6747079?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9_pulldownmenu_v2